認識精神疾病 近半世紀以來,由生理、心理、社會因素等多方病因研究,尤以現今許多神經生理影像學及精神藥物學等多方面研究結果顯示,精神疾病病人已出現腦部內分泌失衡,此與多種主要神經傳導介質如多巴胺 ( DA ,dopamine) 、正腎上腺素(NA , noradrenaline) 、血清素(5-HT , serotonin) 、乙醯膽鹼(Ach ,acetylcholine)珈瑪奶油酸( GABA , r-aminobutyric acid) 、腦啡(Endorphins)等失衡有關。即使病人由家人陪同接受民俗療法以求心安,仍建議儘早接受精神醫療,以早日協助病人改善腦部內分泌失衡及身心失衡情形。 依據民國96年07月04日修正之精神衛生法第二條定義所指,精神疾病指思考、情緒、知覺、認知、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異常,致其適應生活之功能發生障礙,需給予醫療及照顧之疾病;其範圍包括精神病、精神官能症、酒癮、藥癮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精神疾病,但不包括反社會人格違常者。 |
||||||
|
||||||